作者: 尚泰裝飾設計 發表時間:2018-08-25瀏覽量:4887
“萬科城市藝術中心”位于重慶嘉陵江畔,是兼具濃郁巴蜀文化、市井風韻與當代工業文明的復合城市。多元對立的悖論,異質沖突的張力,在經過歷史風雨和市民生活的洗禮,反而成就了山城獨有的地緣風貌。在本案的空間表達中,可感受到復雜與極簡的形態思考,包容和留白的思辨主張。
▼ 鳥瞰
場地重構
設計伊始,現場止有一個建筑結構前約千平不足的小廣場,依現代園林的體驗尺度自然是局促的,然而,倘若只刻畫一個華麗的入口抑或是塑造一個充滿奢欲的形象,這顯然也是綽綽盈余的。當緩步走進建筑結構內部,其背后漸然拉開徐徐的全景都市天際,是舒闊情志的澄徹心脾。念于此,基于斯,我們傾向以「增加一個外挑的后場平臺」來重構這個場地的澄明畫境。
▼ 外挑平臺
極簡留白
項目與其說:用一種極簡的現代設計塑造全新的空間風范,我們可能會更傾向「用留白的主張,堅守都市靈魂的一處安放」?;谶@份觀念,甚至影響了整個建筑空間、構筑立面,淺淺淡淡、空靈至簡。調性上,我們傾向用翡翠的溫潤、靜水的幽深、留白的氣韻來共情。魚肚白淡墨紋鋪陳的場地上,映襯著無邊際水景的玄清,晨昏暮午時分,人行聯動的金屬光羽,將自身融進風景溫潤了空間,繼而形成能量場。
▼極簡的建筑立面
淡墨前場
前場與市政道路并聯,塵囂噪靜都在一念之間,「光羽琤琮,素月澄明」這是前場的整體模樣。水線矮墻鋪設的隔斷,不刻意制造距離感,因為廣納各種氣息,也就更能通幽。水簾下的石板因為有著自然礦物的關系間或透露著細碎的反光。經過這株怯生生的藍花楹,拾級而上,抵達前場的基面,金屬包裹的容器里,靜水若隱若現地漫瀉下來,像緩慢流動著的幽幽的光。
▼俯瞰前場
▼ 前廣場概覽
從迎賓式水簾到靜謐水景,拾階、平橋心境也越來越明亮。體驗中心入口,一個金屬格子裝置門,若隱若現地漫瀉下來,形成藝術與時空的另外一種致敬。金格裝置經由系列 300X300 的立方體迭接而成,銅管因排布密度差異,而呈現形態迥異的通透與多變,是構成韻律幻像與氣息深邃的動因。金格內部,隱現的「生命之樹」與近 300 顆光子的排布控制,是折射生命呼吸與潛滋暗長的發生關鍵。
▼呼吸樹藝術裝置&水景
▼藝術裝置細部
留白后場
后場與城市天際相互顧盼,看似淺淡倩然,實則根據功能、美學布置的場地模式,燈光托浮的松木飛毯、致敬陀飛輪的新玩具、光霧衍發的月食之瞳、輕曼時光的藝術舞場、月隕映像的清吧,還有這蔥蘢圍合的談心坑……
▼后場鳥瞰
▼從室內看后廣場
▼后廣場概覽
▼重慶之眼
觀月,本無處不可的,體驗中心后場,應別有韻味。月下賞景,有「清光萬里,皎潔似水」也有「薄云飛天,迷離如煙」這,大概都是因為,多了一層綽約婆娑的光影罷!無論是燈下望月,還是月下觀景,喜歡這些留白的空隙和遐冥,傳遞了一種人境共生,順人又不失己的用心若鏡。
▼月亮吧
▼波浪松木飛毯
▼兔子藝術坐凳
▼ 分析圖
▼總平面圖
▼剖面圖
——
項目名稱:萬科 · 城市藝術中心
項目地點:重慶市渝中區黃花園
景觀面積:6200 ㎡
設計時間:2018 年
業主單位:萬科(重慶)房地產有限公司
景觀設計:深圳壹安設計咨詢有限公司
戶外裝置軟裝:壹安數字藝術工作室
建筑設計:長廈安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
室內設計:廣州燕語堂裝飾設計有限公司
景觀設計團隊:周建安、李繼剛、張潔、楊梅、鐘興琳
業主景觀團隊:劉沐璠、朱玲
裝置軟裝團隊:周艷紅、陳育珊、關洋
攝影:王驍、林綠、周建安
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
掃一掃訪問手機網站